已收藏,可在 我的資料庫 中查看
關注作者
您可能還需要
獨立站
跨境增長 ? 引爆商機
立即報名
加入社群
獨立站近期活動

出海掘金之尋龍訣(一)

“出海掘金看國家,一個國家一重關。關門若可被破解,定可掘金在此間。”

出海掘金之尋龍訣(一)

摸金成功靠尋龍訣,淘金海外也有尋龍訣。某種程度上說,出海掘金跟所謂尋龍分金很相似,都是向著未知的世界探索,需要面對重重艱險,這時候有靠譜的理論指導就很重要了。胡八一們靠著老一輩摸金校尉流傳千年的尋龍訣混飯,因此對于志在出海掘金的人來說,也需要有一套“出海掘金尋龍訣”。

“出海掘金尋龍訣”是指海外市場千差萬別,每個國家都像是一個關卡,甚至一個國家還分數(shù)個差異性明顯的市場,比如印度等。因此出海一定要從自己業(yè)務出發(fā),結合目標國家或市場進行研究,論證是否可以“破解”這個”關卡“。

那么,怎樣論證是否可以“破解”這個”關卡“,從而掘金海外呢?

出海很美好,但也暗藏險礁

大體上說,首先是縱向上分析如何從0到1開展業(yè)務;第二是橫向上分析海外市場的異同,從本地化團隊管理,商業(yè)環(huán)境以及文化差異等方面,結合具體的行業(yè)進行研究;最后可以從影響創(chuàng)業(yè)成功的5個要素進行考慮,包括時機,團隊,點子,商業(yè)模式和資金。

本篇將先探討第一部分,即縱向上分析如何從0到1開展出海業(yè)務。

(聲明:本文系筆者與一群出海前沿的行業(yè)同仁分享的結晶,由筆者加工潤色,特別感謝@中國式出海研究所?。?

 如何從0到1開展出海業(yè)務?

對于沒有海外市場經驗,第一次做海外市場的企業(yè)來說,如何從0到1開展出海業(yè)務是擺在眼前第一個的問題。

具體來說,可細分為六個方面:

1、如何進行本地化用戶與市場調研?

2、如何進行本地化競品分析?

3、如何確定用戶需求,確定功能快速做出產品Demo?

4、如何冷啟動,確定推廣渠道?(如何獲取1萬個種子用戶?)

5、如何快速獲取用戶真實反饋,快速迭代產品?

6、如何確定產品P/MF?

1、如何進行本地化用戶與市場調研?

1)本地化市場調研

本地化市場調研的目的在于了解目標市場的實際情況,為產品和運營決策做準備。

本地化市場調研主要包括兩個方面:

一是目標國家互聯(lián)網(wǎng)基礎情況

(1 GDP,人均GDP量級和增速 2 國家主要的支柱經濟 3 互聯(lián)網(wǎng)基礎設施-網(wǎng)速,資費情況,智能機覆蓋率,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覆蓋率,移動支付覆蓋率 4 互聯(lián)網(wǎng)市場規(guī)模-電商規(guī)模和增速,數(shù)字廣告收入規(guī)模和增速)

二是目標國家賽道的分析

(1 規(guī)模和增速 2 商業(yè)模式 3 主要競品 4 行業(yè)鏈條 5 行業(yè)痛點)

對于出海目標市場進行調研,可以從短期指標,中期指標和長期指標三個層次進行考慮。短期指標是指出海創(chuàng)業(yè)起步期需要特別關注的方面,包括人均GDP,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滲透率和基礎設施建設程度;中期指標則是企業(yè)未來成長機會的重要影響因素,也是勢能的重要體現(xiàn),包括GDP增速和移動互聯(lián)網(wǎng)增速;長期指標代表了未來市場空間天花板或上限,包括人口總數(shù)量和年輕人比例等。

如何進行本地化市場調研?

了解目標國家互聯(lián)網(wǎng)基礎情況的信息,可以通過世界銀行等國際性組織發(fā)布的數(shù)據(jù),目標國家統(tǒng)計局官網(wǎng),KPMG,安永,麥肯錫等咨詢公司的國家行業(yè)報收集。另外還可以通過當?shù)貒业南嚓P媒體,例如印度市場可關注的媒體就有Financial Times, 志象網(wǎng)和竺道等。

了解目標國家賽道的信息,可以通過拜訪業(yè)內人士了解情況,其次不要忽視跟競品的供應商,廣告主等交流以了解行業(yè)的真實情況。

2)本地化用戶調研

本地化用戶調研目的是了解并確定用戶的真實需求,為產品提供方向。

進行本地化用戶調研要解決什么問題?

1)確定當?shù)赜脩羰欠裼羞@個需求;2)這個需求當?shù)厥欠褚呀浻懈媒鉀Q方案;3)為什么這個需求一直沒有被解決;4)排除產品的原因,用戶需求的滿足有什么關鍵的障礙,比如政府政策,基礎設施,用戶習俗,文化等因素;5)從產品角度,如何找到切入口;6)目標用戶畫像怎樣,用戶規(guī)模多大。

如何進行本地用戶的調研?

1. 保持理性客觀,避免先入為主和想當然。

人都是有主觀性的,產品經理和運營人員也不例外,也會下意識的認為用戶跟自己想的一樣,往往會問出有誘導性的問題,從而導致錯誤的結論。比如,“這項新功能對你有多大的幫助?” “這個改變對工作效率有多大提升?” 這都是在有著潛在假設前提下,在調查的過程中對用戶有了主觀性引導。避免的方式可以參考知乎的提問規(guī)則:先問是不是,再問為什么。

2. 實事求是,不要坐在辦公室空想,一定要做情景調查和實地考察。

毛主席說,“沒有調查,就沒有發(fā)言權”,這句話到今天這個場景依然適用。

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,海外部分地區(qū)網(wǎng)速慢的問題。很多歐美和中國的產品都知道東南亞和印度有網(wǎng)速慢的問題,但是很少去深入了解這個痛點對用戶決策的影響。

據(jù)一位Uber老員工透露,當年在Uber時,許多人常吐槽,說坐在舊金山辦公室的產品經理不體察民間疾苦,開發(fā)的新功能都傾向歐美發(fā)達城市。后來Uber做了一個APM團隊,讓新上任的產品經理選擇一個美國之外的城市,實地考察。這時候那些平日里“養(yǎng)尊處優(yōu)”的產品經理們才知道,在30~40度高溫的印度,在太陽炙熱的街頭上,拿著手機半天刷不出來一輛車,是多么痛苦的感受。后來這些產品經理們上任時,立刻把這項工作當做高優(yōu),迅速做出了一個網(wǎng)絡優(yōu)化的Lite版。

3. 定性和定量分析結合。

一般來說,問卷調查、A/B測試偏定性分析,用戶訪談、焦點小組、參與式設計偏定量,有時候,單獨某一種調研方式并不能得出確定的結論,就需要定性定量的結合。

回到東南亞網(wǎng)速慢的問題,有朋友曾用同一家運營商同一張卡,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和一個二線城市卡布堯分別測試網(wǎng)速,結果顯示兩地網(wǎng)速大相徑庭。

一個地方有網(wǎng)速慢的問題,那么它對用戶產品體驗的影響是什么呢?

當用戶在這個地方的戶外打開手機時,需要15秒的時間才能刷出一頁短視頻的封面,而99%的用戶在前5秒刷不出的時候基本就放棄使用App了,也就是說網(wǎng)速慢會導致了該地區(qū)出現(xiàn)大量0播放的問題。

因此,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問題時,不僅要知道問題是什么,也要知道它影響了什么和到什么程度。

如何定性結合定量進行分析呢?舉個例子,很多公司通過Facebook廣告投放的方式進行信息收集,但Facebook的問卷只有幾個問題,無法獲取進一步的信息。因此,首先可以通過Faceook的投放簡單回收一些信息,但關于進一步的討論,可以在問卷最后設計一個有獎訪談,可以通過送亞馬遜優(yōu)惠券等方式引導用戶留下電話號碼或郵箱參與深度調研。

2、本地化競品分析

知己知彼,百戰(zhàn)不殆。本地化競品分析可隨時了解競爭對手的產品和市場動態(tài),掌握對手的產品策略、資本背景,保持對市場的敏感,為自身制定產品決策提供參考、獲得新的切入點,快速自我調整并保持優(yōu)勢。

不同競品分析報告目的不同,具體側重也有所不同,有的偏向于前期行業(yè)調研或公司發(fā)展,有的偏向于功能對比,也有偏向具體功能解決方案等。

這里以第一種目的進行討論,對于第一次出海的公司來說,進行前期行業(yè)調研與競品公司分析是很有必要的,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分析:

1)競品規(guī)模多大

2)競品的留存情況

3)競品最近增長情況,獲客成本

4)競品核心功能和核心優(yōu)勢

5)競品面臨的問題和未來規(guī)劃

如何進行本地化競品分析?

本地化競品分析可以從數(shù)據(jù)層面,用戶層面和產品層面進行分析:

數(shù)據(jù)層面--可以通過Appannie,Quesmobile,Googlestore 等第三方公開數(shù)據(jù)平臺對競品進行掃描,看下載排名等數(shù)據(jù),以及通過相關的投放代理了解投放成本和投放量級。

用戶層面--通過 Appannie 將競品在應用商店的所有評價下載下來,再進行熱門高頻詞分析,提煉他的核心能力和用戶覺得不足的點。其次也可以去競品官網(wǎng)下面找留言的核心用戶,通過私信進行訪談,可以大概了解用戶在哪知道這個產品,在哪下載,用戶畫像以及使用產品的體驗,是否會推薦給其他人,有什么建議等。另外,也可以組織小語種學生和該國在華留學生進行焦點訪談。

產品層面--找到跟競品目標用戶畫像的類似群體,觀察他們使用情況與真實反饋。其次也可以通過模擬當?shù)赜脩舡h(huán)境:虛擬IP(vpn)、手機號(在線驗證碼),安裝產品實際體驗,梳理主要用戶任務和功能點

那么,如何找到競品的用戶進行信息收集呢?

有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社交媒體進行信息收集。找到競品的Face book或Instagram等社媒用戶,直接發(fā)問卷鏈接給他們,還有問題列表!

(Tips:如何判斷是否是競品的社媒用戶呢?可以通過競品的hashtag進行查找,因為愿意發(fā)布加競品#的人大概率是競品的核心用戶!)

3、如何確定用戶需求,確定功能快速做出產品Demo?

完成本地化市場與用戶調研以及競品分析之后,接下來就是團隊內部要確定好用戶需求,確定功能快速做出產品Demo了。完成這一步首先要求團隊思考并回答好這三個問題:

a,用戶最重要的需求是什么?

b,滿足需求最簡單的產品形態(tài)是什么?

c,這些功能需要做到什么程度?

Demo階段資源和時間一定是不夠的,Demo也不完美,因此預期也不能很高。

帶著基本假設就好,看趨勢,可以嚴重基本假設就行。

下面我們以某短視頻出海團隊(應分享人要求,進行匿名處理)如何確定用戶需要的拍攝工具為例進行說明:

1).需求收集:idea收集,明確目標池,捕捉帶有圖像或視頻內容的idea,tips是使用跨界或更成熟的行業(yè)技巧(類似直播玩法參考綜藝和游戲)

2).優(yōu)先級排定:腦暴會投票給分,按照不同的多維度進行多人評分(譬如操作難度,認知度,內容消費性,技術難度,設計難度等等)

3).制作投放素材:利用ae或pr結合idea素材,快速制作投放素材;

4).投放測試:定投和精準投放結合進行,按假設roi進行放量

5).數(shù)據(jù)反饋:根據(jù)CTR和CPA觀察投放數(shù)據(jù),快速獲取反饋

4、如何確定推廣渠道進行快速測試?

當根據(jù)精益創(chuàng)業(yè)的思維,當我們做出MVP之后,需要推出產品進行快速驗證。因此,完成確定用戶需求,確定功能快速做出產品Demo后,下個問題就是如何確定推廣渠道進行快速測試。

對于這個問題,我的理解是確定目標用戶,并根據(jù)目標用戶特點進行渠道的匹配。策略是以低成本進行各個渠道測試,然后根據(jù)效果快速確實重點投入渠道,以及根據(jù)渠道獲客情況決定運營投入資源和人力。海外的流量格局以Face book和Google兩大巨頭,以及網(wǎng)紅和垂直領域流量等組成,詳細可以查看過往文章:如何從0到1建立海外運營推廣體系。

其次,關于推廣渠道的總結還有幾個心得:

1).產品特性決定渠道類型。社交類和?具類的產品,?乎100%的流量都來?于線上,因此線上的流量投放?定是占了?部分;在020和電商領域,消費側的?部分流量會來?于?戶推薦(referral),供給側的?部分流量會來?線下。

2). 推?渠道要搶占先機。所有的推?渠道終將會越?越爛,?戶獲取成本逐漸升?,??戶價值越來越低。?量的玩家通過同?渠道轟炸?戶?智,單個?戶的轉換將變得越來越難,??戶也將越來越容易?異思遷。找到?個好的渠道,經過測試證明其效果后,要在其他玩家進?前迅速起量,同樣的?塊錢,在同?渠道的前期和后期是不?樣的。

因此,要有意識地探索新渠道。如前述,所有流量渠道都會經歷這樣的生命周期,剛開始的商業(yè)化時期用戶獲取的質量比較高,獲客成本低,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(yè)或營銷者的進入,拉高了獲客成本,用戶質量也相對下降,這時候就需要發(fā)掘新的流量渠道。因此,海外運營推廣需要有靈敏的嗅覺,善于挖掘新流量渠道,才能從渠道的紅利期獲得較好的推廣效果。關于如何獲取海外年輕用戶?可以查看想像TikTok那樣贏得海外年輕用戶?三條建議給你!

3).不要只關注CPA,尤其對于社區(qū)型產品,在?戶LTV不是特別明確的情況下,如果可以為了降低成本?買??量低質?戶,會將社區(qū)氛圍和調性帶?不可控的境地。最好的?式是圍繞種??戶?打造傳播渠道,通過社媒等渠道帶來調性相同的?戶。這里還有一個如何獲取1萬個種子用戶的關鍵問題,將在后續(xù)文章進行探討。

5、如何快速獲取用戶真實反饋,快速迭代產品?

確定用戶需求做出Demo之后,我們需要快速確定推廣渠道進行驗證,第4個問題我們主要側重對于推廣渠道的探討,而現(xiàn)在我們將就如何快速獲取用戶真實反饋,快速迭代產品進行討論。

針對這個問題,拆解下來需要解決如下問題:

1)目標用戶是誰?

2)目標用戶使用產品面臨什么問題?

3)產品改版的交互和產品功能優(yōu)先級怎樣?

4)目標用戶需求有沒有解決,愿不愿意分析?

5)目標用戶預期是什么,反饋用戶的需求是什么?

如何快速獲取用戶真實反饋,快速迭代產品的方式有很多,以下主要列舉三個鐘方法:

1) 監(jiān)控獲客渠道,如果是通過Facebook 和Google投放,投放一開始先測試獲客成本,但需要多幾個對照組,對應不同的投放地區(qū)和投放標簽,打通 appsfly 和公司自己的數(shù)據(jù)后臺,看對應投放組獲客成本,留存,消費數(shù)據(jù),生產數(shù)據(jù)。

不過,早期獲客,如果有垂直的獲客渠道,例如音樂產品,線下搞笑音樂社團,地推獲客,雖然早期成本高,但非常有利快速獲得產品反饋和進行產品迭代。

2)用戶全渠道反饋檢測,打通研發(fā)和產品運營的用戶反饋通道,在應用商店,各大社媒,產品內入口設置官方郵箱,甚至電話,每天跟蹤,看應用商店差評,整理,收集優(yōu)先級,bug直接同步研發(fā)。如果產品需求層面的問題,組織

二次回返,產品團隊內部討論。

3)定期用戶抽樣調查,從社媒的活躍用戶,進行電話回訪,了解用戶的畫像,評價和需求,預期,收集應用商店產品反饋,整理產品目標用戶畫像,使用場

景等。

6、如何確定產品P/MF?

我們認為出海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在早期階段都應著眼于實現(xiàn)產品和市場需求的相契合(P/MF),而不是一上來就砸錢買量。但在如何實現(xiàn)這一目標的問題上,很多出海公司正在黑暗中摸索。

那么,應該怎樣確定產品P/MF呢?

1,要定義數(shù)據(jù)指標,需要先做最小化產品MVP的定義,包括用戶畫像和用戶故事,以確定一個或多個核心“用戶任務”,用戶執(zhí)行該任務的過程會留下數(shù)據(jù)蹤跡,可為指標。

2,通過競品分析和過往經驗,提前預測關鍵數(shù)據(jù)指標及計算方法。

3,數(shù)據(jù)埋點和驗證其實是很關鍵的競爭力,需要耐心,很多新產品往往由于時間倉促,收集或統(tǒng)計的數(shù)要么不全要么是錯的,很常見。

4,產品上線后,嘗試投放不同畫像的群體,回收關鍵數(shù)據(jù),對比預測,分析差異,提出解決方案。

當然在實際過程中確定產品PMF并不是一成不變的,有些產品的尋找過程是反過來的。比如 snaptube 是先上線了app下載產品,偶然發(fā)現(xiàn)視頻下載功能被使用的更多,所以干脆只做視頻下載,找到了P/MF。

另外,確定 P/MF,可以參考Superhuman 公司的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兼 CEO Rahul Vohra針對用戶調研的幾個問題:

1)如果你不能再使用我們產品,你會有什么感覺?

①非常失望;②有點失望;③不失望

2)你認為哪類人會從這款產品身上受益最多?

3)你從這款產品身上得到的主要益處是什么?

4)你希望我們如何進一步改進產品?

調研的目的是確保至少有40%的用戶在他們的生活中沒有使用產品后會感到失望。但是在第一次調查中,Superhuman的數(shù)據(jù)遠遠低于這個閾值。

首次調研顯示只有22%的用戶在他們的生活中沒有使用產品后會感到失望

為了提高產品與市場需求契合度的“分數(shù)”,可以通過細分數(shù)據(jù)來尋找產品的支持者,構建高期望用戶的用戶畫像,找到產品幫助用戶解決的主要痛點,從而改進產品的關鍵地方,梳理產品路線圖。產品路線圖分為兩部分:對用戶喜歡的產品部分加大投入,同時改正拖累產品的問題。

通過讓產品和市場需求契合度的分數(shù)成為最明顯的衡量標準,并繼續(xù)調研新用戶和調整產品,Superhuman在短短三個季度內就將“如果你不能再使用Superhuman,你將非常失望”的用戶比例提高至58%,可以說是一個很成功的案例。

因此,確定產品的P/MF,要以用戶需求為導向,在快速試驗過程中分析數(shù)據(jù)和快速迭代,以加速這一目的的實現(xiàn)。

本篇先探討第一部分,即縱向上分析如何從0到1開展出海業(yè)務,其實每個細分問題拆分開都是可以寫一篇長文。局限于篇幅,也希望拋磚引玉,歡迎大家留言。(來源:出海運營)

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雨果網(wǎng)立場!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,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。

分享到:

--
評論
最新 熱門 資訊 資料 專題 服務 果園 標簽 百科 搜索

收藏

--

--

分享
出海運營
分享不易,關注獲取更多干貨